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铭记历史、传承红色基因,由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广州市教育局主办,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承办,广州广播电视台、南方杂志社、广州市儿童活动中心协办的“丰碑永铸 薪火长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开学第一课特别节目将于9月2日20时10分播出。这场融合历史教育、科技实践与爱国精神的特色课程,将通过多维度互动形式,带领青少年穿越时空,对话历史,用伟大抗战精神点亮未来。
时空对话:数字影像重启抗战记忆
本次“开学第一课”以“时空数字对话”开场,通过数字影像重现1945年抗战胜利的震撼场景,以情景剧、现场互动、AI短片、院士讲座、奥运冠军分享等多元形式,从不同视角讲述民族精神传承,带领同学们穿越历史烽烟,感悟抗战精神,见证科技报国,传递青春力量。
这场持续14年、影响深远的民族抗战斗争,是中华民族从危亡走向复兴的转折点,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此为起点,课堂将引领同学们以青春之名,对话历史,致敬先辈。
青春接力:从烽火少年到科技报国
“赤子丹心”聚焦爱国情怀。一幕《烽火童年》情景剧将再现战火中的少年身影,而曾亲历抗战的广州儿童剧团老团员杨永洪(99岁)也将登台,讲述珍藏的团徽故事以及那段“不怕苦不怕死”的烽火岁月。当年,无数像杨老一样的少年儿童走上街头,宣传抗日。有的甚至被捕入狱,却始终坚守信仰。
而今,新时代青少年以科技续写爱国篇章——广东实验中学周祺懿同学带来为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研发的“老人数字伴侣”项目;执信中学陈立伟同学则展示能深入废墟救援、模拟抗战侦察兵的“智能机械臂+VR眼镜”项目,用创新诠释“科技报国”的青春担当。
“浩然正气”彰显民族气节。东江纵队司令员曾生将军之子曾德平将亲临现场,讲述百花洞战役等经典战例,还原华南抗日游击队如何在敌强我弱中依靠人民战争创造奇迹。小鬼班战士弹尽粮绝仍掩护大部队撤退的壮举,更是让“宁做断头鬼,不做亡国奴”的誓言震撼人心。课堂还通过AI技术复原珠江纵队战士卫国尧的形象,讲述植地庄战斗的英勇故事。同时特邀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景中分享几何定理机器证明领域的突破性研究,展现老一辈科学家在“卡脖子”技术攻关中传承的民族气节与坚韧精神,激励新时代青少年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做一个堂堂正正、光荣自豪的中国人。
金勺子
英雄密码:从密电破译到必胜信念
“热血丰碑”解码英雄气概。从隐蔽战线上的地下工作者——他们化身杏仁饼店主、药店伙计,在走街串巷中传递绝密情报,到现代警察陈镪均接过父亲遗志、守护城市安宁的故事,英雄精神跨越时空,始终奔涌在民族血脉之中。同学们将通过互动破译摩斯密码、抢答情报谜题,亲身体验隐蔽战线的紧张与智慧,感悟平凡中的伟大坚守。
本次开学第一课中,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馆长易西兵将带领同学们通过数字解密“香港秘密大营救”——这场历时180多天、跨越十余省、行程上万里的“抗战以来最伟大的抢救工作”,揭秘如何成功转移数百名民主人士与文化界精英。
奥运冠军张洁雯则分享从逆境中崛起、勇夺雅典奥运会金牌的心路历程,用“我必须赢”的信念激励青少年将必胜精神融入学习与生活。
强国有我:少年宣言点亮未来
课程最后,将以全体同学朗诵表演《少年中国说》以及观看短片《强国有我》达到高潮。同学们将共同点亮手中的星星灯,汇聚成闪耀的“80”。这不仅是对历史的铭记,更是对未来的庄严宣誓。
在课程的尾声,主持人将带领同学们喊出心中的誓言:“民族复兴,强国有我!”
这堂开学第一课,是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是一堂生动的理想信念课。它将激励广大青少年以史为鉴,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以实际行动践行“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努力学习,奋勇拼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场跨越时空的开学第一课,既是历史的回望,更是未来的宣言。让我们共同期待,青少年以科技为翼、以信念为帆,在新时代续写民族复兴的壮丽篇章!
【活动预告】
时间:2025年9月2日20:10
亮点:抗战亲历者口述、AI历史复原、科技项目路演、密码破译互动
嘉宾:抗战老兵后代、中国科学院院士、奥运冠军、公安英模后代等
参与方式:关注“广东革博”微信公众号、南方+客户端、广州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等平台收看直播。
南方+客户端直播链接:抗战丰碑 薪火长传!9月2日共上“时空对话”开学第一课
《南方》杂志全媒体记者、南方+记者|陈冰青 李晓霞
【本文责编】刘树强
【频道编辑】李卓华 莫群
【实习生】邓静惠 梁晋怿 廖睿希
【文字校对】华成民
【值班主编】蒋玉 刘树强
【文章来源】南方杂志党建频道
金勺子
长宏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