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广州市越秀区73所中小学同步迎来一批特殊的“新老师”——卫生健康副校长。在当天上午举行的“越秀区2025学年秋季学期开学礼暨卫生健康副校长聘任仪式”主会场活动上金财顺,越秀区教育局正式聘任全国名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张忠德担任“越秀区中小学校卫生健康总顾问”,并以此为核心,通过成熟的“校医联动”机制,实现全区中小学卫生健康副校长全覆盖。
活动现场,越秀区教育局与广东省中医院签署了中医药文化推广专项战略协议,共同启动“中医药文化+思政”校园融合新模式。一系列举措将中医药文化深度融入“开学第一课”,推动专业医疗资源与学校教育体系紧密对接,积极构建青少年健康成长新生态,成为“健康中国”战略在校园中的生动实践。
权威专家领衔,创新“校医联动”机制
张忠德作为中医药领域的权威专家,此次受聘为全区卫生健康总顾问,将为越秀区校园卫生健康与中医药文化推广提供高层次引领和专业支撑。在“开学第一课”中,他以“健康第一课”为主题,结合典型案例,深入浅出地阐释了“治未病”“整体观”等中医理念对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意义。
越秀区将原有“校医结合”模式全面升级为“校医联动”机制,通过聘任总顾问和73位卫生健康副校长,构建多层次、全覆盖的校园健康服务网络。区教育局向广东省中医院的4名副院长、10名科室主任及10名社区医生,分别颁发示范、推进与实践三类副校长聘书,实现“校—医”资源深度融合,筑牢青少年健康的专业防线。
“中医药+思政”深度融合,传承文化培育自信
越秀区教育局与广东省中医院签署专项战略协议,明确将中医药文化系统融入思政教育体系,通过课程建设与特色活动,实现文化传承与健康素养双提升。
金财顺
广东省中医院党委书记、卫生健康副校长代表史俏蓉在现场宣读倡议书,强调青少年健康是全民健康的基石,倡议以“健康副校长”机制为纽带,将“治未病”理念融入校园日常。她呼吁全区携手成为健康中国的践行者、中医药文化的传承者、教育创新的开拓者和协同共进的同行者。
值得一提的是,广东省中医院“党建带团建推动‘岐黄护苗 培根铸魂’中医药文化进校园”项目,近日入选中国卫生健康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会“一地一品”特色品牌典型案例,显示出良好的示范价值与社会影响力。
仪式上,广东省中医院还向越秀区学校捐赠了一批中医药文化书籍,内容涵盖中医基础与传统养生智慧,成为校园文化教育的重要资源。活动最后,东山培正小学学生献上中华传统文体展演,展现新时代少年对文化的传承与活力。
打造“越秀范式”,系统推进健康与文化教育
越秀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是推动“中医药文化+思政”融合发展的创新举措,既筑牢“健康中国”根基,也让国家战略通过“校医联动”在校园深深扎根。未来将持续完善机制,为青少年健康促进工作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越秀范式”。
广州市培正中学党委书记张志红表示,学校深感荣幸承办本次仪式,这既是对学校的肯定,也是一份新的期待。在区教育局指导下,学校始终以健康体魄和健全人格为育人基石,相信在多方努力下,越秀区校园健康教育将扎实推进,培育更多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青少年。
据悉,越秀区近年逐步构建“政府统筹—学校主导—医院赋能—家庭协同—社会参与”五维融合的全链条教联体机制,系统推进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政府统筹政策与资源,学校依托少先队红领巾小社团构建一体化课程体系,中医院组建“岐黄护苗”团队提供专业服务,家庭通过亲子活动实现家校共育,社会力量注入多元资源,共同开发中医药文化研学路线。这一机制充分展现越秀在中医药文化教育和健康校园建设中的先试先行与体系创新。
《南方》杂志全媒体记者、南方+记者丨许俊仟
【通讯员】越宣
【本文责编】蒋玉
【频道编辑】李晓霞 陈冰青
【文字校对】华成民
【值班主编】蒋玉 刘树强
【实习生】徐鸣凯 丁陆薇
【文章来源】南方杂志党建频道
长宏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